如何有效預防肌少症?

肌肉流失是健康老化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挑戰,預防肌肉流失是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的關鍵之一。

隨著年齡增長,許多中高齡者會出現肌肉流失的狀況,這一現象被稱為肌少症(Sarcopenia)。根據研究,約有13%的60歲以上成人以及50%的80歲以上成人受到肌少症的影響。肌少症不僅導致活動力下降,還增加跌倒風險,嚴重者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品質。因此,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至關重要。

肌肉的流失還與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相關,並可能提高住院率和死亡率

如何防止肌肉流失、促進肌肉生成?

想要預防肌肉流失,可以從調整日常生活習慣著手。透過運動訓練、補充足夠蛋白質,以及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,不僅能減緩肌肉流失,還有助於促進肌肉生成。

增加肌力

(一) 運動訓練

定期進行抗阻訓練,如使用阻力帶或啞鈴,每週2至3次,每次進行8至12次的組合運動,有助於刺激肌肉蛋白合成,維持和增強肌肉質量。結合有氧運動,如快走或游泳,每週至少150分鐘,可改善心肺功能,促進血液循環,進一步支持肌肉健康 。

  • 阻力訓練:如啞鈴訓練、彈力帶運動、深蹲、靠牆坐等,能直接增強肌肉力量。
  • 有氧運動:如快走、騎自行車、游泳,幫助增強心肺功能並提升代謝。
  • 平衡與柔韌訓練:如太極、瑜伽,有助於防止跌倒。
  • 建議每週進行2-3次肌力訓練,每次20-30分鐘,根據身體狀況逐步增加強度。

(二) 營養補充

攝取足夠的高品質蛋白質對預防肌少症至關重要。建議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1.0至1.6克蛋白質,並將蛋白質攝取均勻分配於三餐中,特別是在運動後的2小時內攝取含有亮氨酸的蛋白質,如乳製品、蛋類和瘦肉,有助於肌肉修復和增長 。此外,補充維他命D、Omega-3脂肪酸和抗氧化劑等營養素,可進一步支持肌肉健康。

🔸高蛋白飲食:每日每公斤體重建議攝取1.2-1.5克蛋白質。優質來源包括:

  • 瘦肉、魚、雞蛋、豆製品。
  • 乳製品(如牛奶、優格)。

🔸維生素D:促進鈣質吸收,支持骨骼與肌肉健康。可從陽光、深海魚或補充劑中獲得。

🔸抗炎食物:如深色蔬菜(菠菜、甘藍)、堅果、橄欖油,減少肌肉發炎。

※ 點擊蛋白質需求計算小工具,看看你每日需要攝取多少蛋白質

高蛋白飲食有助於中高齡者維持肌肉、避免肌肉流失

(三) 生活習慣調整

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如充足的睡眠、戒煙限酒、減少壓力等,有助於整體健康,間接支持肌肉維持。定期進行平衡訓練,如太極或瑜伽,可改善姿勢和協調性,減少跌倒風險,進一步保護肌肉功能。

  • 避免久坐:長時間久坐會導致肌肉萎縮。建議每30分鐘起身活動。
  • 規律作息:確保充足的睡眠(6-8小時),幫助身體恢復與修復。
  • 戒菸限酒:吸菸和過量飲酒會加速肌肉流失。
  • 控制體重:避免過度減重,因為快速減重可能導致肌肉流失。
優質的睡眠有助於大腦進行修復與排毒

結論:

肌少症雖是熟齡族常見的健康議題,但透過科學有效的介入方式,包括規律的阻力運動充足的蛋白質攝取良好的生活習慣調整,是可以有效延緩肌肉流失甚至改善的。針對中高齡族群而言,維持肌肉質量不僅關係到活動能力與生活品質,更是預防跌倒、延緩老化的重要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