邁入50歲,身體器官的功能已開始逐漸衰退,而許多慢性疾病的發生,其實是長年累積的結果。可惜的是,我們無法透視自己體內的變化,也無法感受到每個器官正悄悄發生的異常。唯有透過定期健康檢查,才能幫助我們了解身體的實際狀況,及早發現問題,及早預防,讓生活維持在穩定、健康的軌道上。
根據美國 Medicare 與多國健保單位的建議,preventive care(預防性醫療) 應該成為每位熟齡族的日常習慣。

必做檢查項目清單(建議每年或定期進行)
50歲以後,身體的保養更不能馬虎。這張清單整理了熟齡族最重要的健康檢查,記得每年檢視一下,守護自己的健康也照顧家人安心。
🟡 血壓/血脂/血糖檢查
基本的三高檢查,可搭配空腹抽血,有助預防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動脈硬化等慢性病。
🟡 大腸鏡檢查(Colonoscopy)*
建議每10年檢查一次。若有家族病史、曾經檢出息肉,或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者,應依醫師建議每3~5年追蹤一次。大腸鏡可有效發現並處理早期息肉,預防大腸癌。
- 50歲以上成人,每 2年可接受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。若檢查為陽性反應,就需要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。
- 若大腸鏡檢查結果正常(例如未發現息肉),且生活習慣良好、無家族病史者,約可5~10年後再做。
- 若曾有腺瘤性息肉、有大腸癌家族史、潰瘍性腸病,或糞便潛血曾陽性者,則建議每3~5年追蹤一次,並依照醫師建議安排時間。
🟡 乳房攝影(Mammogram)
女性建議每1~2年進行一次檢查。50~69歲是乳癌高風險期,定期檢查有助於早期發現與治療。
🟡 攝護腺檢查(PSA Test)
男性朋友可以依個人狀況諮詢醫師是否需要定期檢查,以便早期發現攝護腺癌。
🟡 骨質密度檢查(Bone Density Test)
特別是女性停經後,骨質流失速度加快,建議定期檢查以預防骨折與骨質疏鬆。
🟡 眼睛檢查(Eye Exam)
建議每1~2年檢查一次,包括視網膜、白內障與青光眼,有助於提早發現視力退化或黃斑部病變等問題。
🟡 口腔檢查與牙周健康
每半年到一年洗牙與檢查,有助預防牙周病、牙齒鬆動與年長後掉牙的問題。
🟡 疫苗接種(Vaccination)
建議補足熟齡階段的必要疫苗,例如流感疫苗、肺炎鏈球菌疫苗與帶狀皰疹疫苗,可有效降低感染與併發重症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