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生活便利,讓我們「坐著」的時間越來越長。上班族一進辦公室就對著電腦,可能一整個上午都沒起身。開車、坐公車、坐捷運、下班回家看電視、滑手機休息,不知不覺也是好幾個小時。但你知道嗎?長時間久坐,其實正在悄悄損害我們的健康。

「久坐」的定義是甚麼?
根據 台灣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說明,連續坐著6 小時就已構成「久坐」行為。這不只是上班看電腦,包括開車、滑手機、看電視,只要是長時間維持坐姿、活動量極低的狀態,都算是久坐。而另一份來自國健署的研究數據指出:每天久坐超過9小時的人,其死亡風險比久坐不到7小時的人高出22%!
然而, 無論是上班族還是退休長者,「坐著」幾乎成了生活的常態。不知不覺,一天就這麼坐了6、8個小時,甚至更多。但你知道嗎?久坐,其實是一種「慢性病」的風險因子!

久坐會造成那些傷害?
根據國際與台灣的醫療研究,久坐之所以對健康有害,是因為它讓身體長時間處於「低活動」狀態,引發一連串不良的生理變化:
- 肌肉逐漸萎縮、無力:缺乏活動 → 肌肉得不到適當使用與刺激
- 關節變得僵硬、不靈活: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 → 關節缺乏活動
- 容易產生慢性腰痠背痛、椎間盤壓力增加:身體不動 → 脊椎負擔集中
- 血液循環變差、可能導致靜脈曲張:沒有活動肌肉幫助血液循環 → 血液回流效率降低
- 增加肥胖機率與代謝異常的風險整體活動量低: 整體活動量低 → 能量消耗下降
- 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機率:長期代謝功能變差 + 慢性發炎風險上升
- 增加癌症與早逝風險:身體活動量低時,細胞代謝產物累積,容易促發慢性發炎以及免疫功能下降
📌「久坐」 → 身體不動 → 肌肉退化、循環變差、代謝異常 → 增加慢性病與早逝風險,甚至提高癌症機率。
📌只要長時間維持低活動狀態,身體就會慢慢「退化」——即使每天有運動,也不能一直久坐!
🍀如何降低「久坐風險」?
你不一定要一整天都站著或運動,只要有意識地中斷久坐,風險就能大幅降低。
- 每坐一小時就起身活動個2-3分鐘、喝水、走動
- 站著講電話或開會
- 使用升降桌,打電腦時可以坐、站交替
- 通勤改搭捷運+步行,取代開車或久坐交通工具
- 下班後盡量避免馬上「沙發癱」,散步或做些伸展運動
- 看電視時站起來活動或拉筋
結論
久坐是現代隱形殺手,與其讓身體靜靜受損,不如每天多一點「動」起來的意識。別讓久坐默默偷走你的健康。從現在開始,每天多站起來幾次、多走幾步、多拉拉筋,都是給身體最好的禮物。